伊莉討論區

標題: 【漢書】、【後漢書】的奇特現象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hsw1976    時間: 2016-11-28 11:04 AM     標題: 【漢書】、【後漢書】的奇特現象

本帖最後由 hsw1976 於 2016-11-28 04:01 PM 編輯

大家都知道,古代人都會有姓名字號
而一般史書記載歷史人物時
除非真的不可考,否則一般都會詳其姓字籍貫
但就記憶中,有兩部史籍是最讓我感到納悶的
哪兩部?

【漢書】、【後漢書】

當然,或許這中間有我沒瞭解到的什麼誤會
不過,若是簡而言之:這兩部巨著若是不看注解本,或者有特定的研究方向
那按直覺反應,可能會想去刨原作者的祖墳:看!還史學家咧!寫這什麼二二六六的東西!

因為

一、【漢書】部份

  1、完全沒有帝王的表字 (所幸至少注解還願意提一下)
  2、重要的皇室諸侯王,沒有表字 (連注解本都不提)

二、【後漢書】部份

  1、帝王表字記載方式同漢書
  2、除少數皇室諸侯王直接記載表字,其餘重要諸侯王,原文及注解均無記載表字

這就讓人很納悶了,【漢書】、【後漢書】這兩部應該算熱門史籍吧?
熱門史籍有可能散佚到這種地步嗎?
而且有些地方看起來根本不像因為散佚造成
例如原文看不到每任皇帝「字○○、字○」的描述

不會那麼巧,就剛好偏偏散佚這些文字吧?這種文字散佚法幾乎跟我寫字串過濾程式一樣精準,要不要來算一下發生這種事的或然輪有多少?

若不是散佚,那麼這兩位史學大師省略這些帝王級人物的重要個資,是代表這些人本來就沒有表字?還是此事無從考証?為何不交待清楚?

因此小的還是想問一下,學界是否對此現象有什麼看法?

為何應該在原文中記載的表字,會淪落到變成以注解的形式出現?

早夭或未成年亡故沒取字的宗室王以外,為何連其它稍微正常的宗室王,連注解都未談其字?



作者: ltz040109022    時間: 2016-11-30 09:36 AM

名乃父母所取,故以表字替之,以示尊重父母。
皇帝尊貴,自有陛下、聖上等替名詞。
此外,皇帝若有字,別人取名就得避開這個字,平白增加麻煩,再加上為尊者諱,皇帝沒字估計是這個原因。
有字而有記錄的皇帝並不多。
劉秀,字文叔
劉備,字玄德
孫權,字仲謀
曹丕,字子桓
他們都不是一出生就是皇帝的。
真是皇子,也是可以直接叫XX王或其他顯貴之名。




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(http://3214.eyny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